心理、溝通與生活

心理、溝通與生活

2012 十一月 22日 20:34 in featured, 人體解析, 專欄, 精神心理, 讀寫科學, 透視科學 by 蔡 志浩

二十四年前當我還是心理系大一新生的時候,親友最常問的一句話就是「你念這個有什麼出路」,而我的回答「想要了解心智如何運作」顯然不能讓大部分的人滿意。通常我會再被問到「了解之後有什麼出路」,然後雙方就進入這種問答的無窮迴圈,直到一方放棄為止。

升上大二之後我就發現大眾很難理解這種對科學的單純興趣,必須換個方式。那年學了文化人類學,我學到對現象的深入觀察與建立全貌觀的重要性,而不是過於聚焦於科學過程本身,或是只看到個體的內在表徵與歷程而忽略了外在環境。到了大三學了社會心理學,更知道要有效改變別人的態度必須從對方的立場呈現訊息。

我開始意識到,如果要讓另一個領域的人或是一般大眾感受到心理學的價值,直接強調自己的領域有多重要並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我會花一點時間了解對方的領域以及感興趣或在意的現象,再設法藉由我的分析為對方解惑。我只使用高中程度的詞彙加上對方領域的詞彙,儘量避免使用心理學專有名詞。如果對方覺得我的觀點有價值,那麼也就是感受到了心理學的價值。

在過去二十多年之間,除了認知心理學,我又累積了更多跨領域的專長。除了基礎研究,我又累積了更多實務應用的經驗。但是不論個人的專長與經驗如何成長,直到今天,只要是面向大眾的教學、演講或寫作,我基本上都還是遵循完全一樣的原則。

從理解對方、分析脈絡到選擇辭彙,都是一種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或許這就是為什麼我在大學畢業二十年之後進入了使用者經驗設計的場域。好設計一樣要以在脈絡中了解使用者並發現潛在的真實需求為起點。而好設計縱使有非常複雜的技術基礎,使用者介面卻必須以符合使用者過去經驗的形式呈現,才能易學易懂易用。

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讓我一直相信,先有動機瞭解人,才有機會瞭解使用者。先有社會關懷,才有設計關懷。先有感受生活體驗的敏感度,才有掌握使用者經驗的洞察力。

在此也很高興跟大家報告,我的新書《人生從解決問題開始》由寶瓶文化出版了。這本書的主軸正是瞭解人、關懷社會與體驗生活。這是一本洞察生活的書,從心理學的觀點解釋我自己生活中的親身經歷或觀察到的現象,不論是對自我或世界的。這也是一本科學味很淡的科普,重心是生活而不是科學。我希望幫助讀者把心理學知識帶出教室與課本,連結真實的生活。這樣才能夠更了解生活,也更了解心理學。

(原發表於《Taiwan 2.0》部落格。)

你可能還會想知道:

Open bundled references in tabs:

Leave a Reply